五年,刻度所至,是发展攀高的印记;五年,跨越之间,是征程拓新的足音。2025年,站在“十四五”规划收官节点,回望赤峰市红山区工业奋斗历程,这五年,既有传统产业固本强基与新质生产力融合发展的协同共振,也有政策精准扶持与企业踔厉奋发的双向奔赴。
“十四五”期间,红山区规上工业产值增长势头迅猛,从阶段对比来看,2020年至2024年,实现翻倍式增长,从266.83亿元增至582.95亿元;2025年1—9月,规上工业企业发展态势依旧向好,实现产值493.2亿元,同比增长12.7%,累计增加值增速达11.7%,为完成全年目标奠定坚实基础;2020年红山区完成工业固投20.1亿元,2024年完成工业固投48.6亿元,较2020年实现翻倍;2020年,红山区规上工业企业仅有41家,经过五年的培育与发展,截至2024年,这一数量已增至63家,增长幅度超50%;同时“十四五”期间“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新增25家,数量稳居全市第一。
一组组向上跃动的数字,一批批拔节成长的企业,一个个高歌猛进的项目,折射出红山区坚持工业立区之本、强区之基的战略定力,饱含着红山区锚定“综合实力跻身自治区前10位”发展目标的决心和信心,彰显着红山区蓄力扬帆,破浪前行,挺起高质量发展“工业脊梁”强劲底气。
“链”上升级 重点行业激活发展动能
红山区以重点项目为抓手,聚焦冶金、纺织、装备制造等关键行业,通过标志性项目投产与推进,推动新产能释放、新产值攀升。
——冶金领域,远联钢铁“三个一百万吨”转型项目、金通铜业一期25万吨阴极铜项目、中色锌业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均已投产,远联钢铁冷轧工程、金通铜业二期30万吨阴极铜项目建设正酣。
——纺织产业方面,东黎羊绒100万件羊绒衫、200吨羊绒纱线项目投产,120万米高端时尚羊绒面料数字化研发建设项目已封顶正在内部装修,填补全市羊绒精纺纱线空白,助力产业强链补链。
——新兴产业与能源优化同步发力,梅捷零碳工厂、华储微型锂电池、禾士营养特殊医药用途配方食品项目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落地,热电厂风储绿色项目实现“零碳”供电。
“链”上升级,让红山区重点行业从“平稳运行”向“提质增效”跃升,工业固投达产后,现有落地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叠加原有工业基础,有望“十五五”末期在蒙东地区率先实现工业产值千亿元目标。
向“新”而行 创新领域拓宽增长空间
2025江苏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主题大会上,国内权威新经济智库长城战略咨询重磅发布年度“科创未来之星”企业榜单,位于赤峰市红山区的内蒙古八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入选全国80家企业,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上榜的AI与机器人企业,充分彰显红山区未来产业新赛道布局显著成效。
恩沃科技产业园二期项目已建成6万余平方米,涵盖国家级电声产品测试、研发制造中心及生产车间,助力智能装备制造升级;内蒙古英泰智科技,凭借自主核心算法、软硬件产品及大数据平台,以人工智能赋能智慧城市,构建数字产业生态。
“十四五”以来,红山区锚定打造“十百千亿”梯次发展产业格局,既聚力做优冶金、医药、纺织、农畜产品精深加工等传统产业,更着力做强装备制造、数字经济、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力以赴在赤峰市发展大局中挑大梁、打头阵、往前冲。
截至目前,全区已培育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19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家,创新型中小企业35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7家,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显著增强。
与此同时,数字经济也实现新突破。累计新增5G基站260余个,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底座;蒙东地区唯一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成功落地,同步建成4家企业级节点;东黎羊绒工业互联网平台全面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理,有效带动纺织行业效率提升。朗坤科技、汇博科技成功获评自治区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平台+服务商+企业”的转型生态初步形成。
向“新”而行,让红山区工业发展的新动能持续迸发,工业增长的新边界不断拓宽。
植“绿”赋能 生态筑基重塑工业路径
“十四五”期间,红山区工业绿色发展步履坚实,成效持续彰显,一幅产业增绿、动能焕新、生态共赢的壮丽画卷铺展开来。
红山区将技改作为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工业竞争力的关键抓手,推动传统产业逐“绿”而行、向“绿”而兴。红山产业园荣获国家级绿色园区,3家企业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26家规上企业实施29个节能节水项目,3家企业获评节水型企业,技改企业占规上工业企业总数的41.3%。以“企业带园区、个体树标杆”的示范效应,为区域传统产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红山方案”。
同时,红山区推进能源结构优化,为产业升级与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构筑起更坚实的能源保障。赤峰华储新能源微型锂电池制造项目现已投产,推动内蒙古自治区智能装备制造行业实现微型锂电池生产零的突破;内蒙古梅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梅捷固体储热技术”,可广泛应用于清洁供暖、工业用热等领域,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植“绿”赋能,让红山区在产业可持续发展中擦亮生态底色,在节能减排中守护蓝天净土。
优“服”纾困 精准服务稳固企业信心
企业的快速成长,离不开持续优化的发展生态,红山区精准助企纾困,以服务温度“点燃”强企发展热度。
“十四五”期间,红山区积极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难题。为优质中小企业培育、工业数字化转型、绿色制造示范等120余个项目提供全面支持,累计争取上级资金约2.9亿元,为企业升级、集群壮大提供持久支撑,红山产业园成功晋升D级化工集中区,红山产业园区入选自治区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除了为企业发展注入“资金活水”,红山区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同样下足功夫。“十四五”期间,全面推行“一件事一次办”,全力以赴压减审批环节和办理时限,成功入选中国地方政府行政效能“百高区”;创新实施“深入企业开展大走访大服务行动”,助企纾困解决问题312个,其中,针对性解决“用水贵”难题,降低园区用水价格。
优“服”纾困,让红山区以优质服务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让企业更有信心、更添底气。
“拼”字当头、“干”字铺路、踏“实”向前,“十四五”期间红山区工业经济夯实了“稳”的基本盘,抢占了“新”的主动权,积蓄了“质”的强后劲。接下来,红山区将以更昂扬的姿态,更豪迈的气概,凝心聚力擘画“十五五”千亿工业发展新蓝图,乘势而上走好工业强区新征程。

蒙公网安备 150402021505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