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赤峰市召开中心城区排水管网雨污分流改造新闻发布会,就中心城区临潢大街、宝山路、振兴大街、昭乌达路等部分街路进行雨污分流改造建设情况进行了发布。以下为发布实录:

当前,我市新老城区开展雨污分流改造,既是落实国家和自治区环保督察及水污染防治的重要要求,也是解决城市基础设施欠账。城市排水管网雨污分流改造后,将极大地改善我市城区几条河流的水环境,也将解决城区道路异味和城市“看海”问题,让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市住建局将督促项目单位加快建设进度,确保按期完工,施工期间给广大市民出行带来的不便,请大家谅解。
红山区中心城区排水系统建成年代较早,大部分为雨污水合流,污水直排排入截流干管,雨季溢流至河道内,容易形成黑臭水体。针对上述问题,结合城区易涝点专项整治工作,2019年红山区计划投资7.7亿元,启动雨污分流建设工程,铺设管网35.4公里,新建改造雨水泵站6座,2019年已铺设雨水管线11公里。2020年,计划铺设管线24.4公里、新建改造泵站6座。目前,解放街(昭乌达路—红星路)1.2公里段已完成雨水管线铺设和路面恢复。北环路(原九中胡同-清河路)500米段正在破路开槽,7月10日前完工;昭乌达路(二道街-哈达街)700米段正在进行雨水管网铺设,6月30日前完工,哈达街至站前街1.7公里段,10月25日前完工;火花路(站前街-钢铁街)0.9公里段正在进行破路开槽,8月10日前完工,站前街至二道街1.8公里段,10月25日前完工;二道街(清河路-昭乌达路)2公里段正在进行破路开槽,7月20日前完工。
6月份计划启动清河路(清河桥-钢铁街)2.4公里段、新华路(站前街-钢铁街)0.9公里段、哈达街(松洲路-园林路、新华路-清河路)2.6公里段、钢铁街(海关胡同-清河路)2.4公里段、红星路(解放街-长青街)0.9公里段、站前街(宁澜路-昭乌达路)1公里段、三道街(昭乌达路-清河路)2公里段、长青街(园林路-清河路)2.1公里段、一道街(新华路-清河路)1.3公里段建设,10月25日前完工。
项目启动以来,为最大限度保障群众的基本出行,红山区明确了科学组织施工、强化交通疏导、规范工地管理的工作原则,在施工组织方面,根据城区交通热点和流量现状,在空间布局上,合理安排工序,分段推进,避免集中开工导致交通拥堵。坚持“占路不封口”,在路口采取顶管作业方式,有效避免了占用路口的情况。同时,加强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管,在保障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试点打造压缩工期的试验段,并以点带面,逐步推广。在交通组织方面,坚持“交通优先”,采取错峰施工、夜间施工、预留半幅路等方式,确保群众的基本出行需求。加强施工区域的交通近端疏导和远端分流,强化施工路段及周边道路的交通疏解,增派警力值守疏导,配合施工单位设置施工指示牌,线上发布封路信息,引导群众选择合理的出行路线,保障各路段的通行秩序。在规范工地管理方面,开展红山区城乡精细化管理“百日攻坚”行动,监督各施工现场设置统一标准的围挡,全程监管施工场地防尘、降尘、降噪等措施落实情况,同步协调京环集团加强工地周边的清扫保洁频次。
红山区作为老城区,历史欠账较多,近年来,群众对城市功能需求不断增加,必须通过改造建设补齐老城功能短板。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既是落实赤峰市中心城区修“面子”与治“里子”同步推进要求的重要举措,也是回应群众期盼的民生工程。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给群众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期间给群众带来的生活出行不便,希望大家能够谅解和支持,我们将进一步加快进度,倒排时间,确保提前完成项目建设。

蒙公网安备 150402021505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