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红山区交通运输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农村公路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意见,在红山区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对照“四好”标准,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协调持续发展,积极开展自治区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工作。

在建设方面:“十三五”期间,通过国家资金扶持、银行信贷支持、地方财政投入等方式,累计完成投资10.5亿元,红元大道、赤峰至新营子旅游公路等重大项目顺利实施。建成一级公路17.2公里,二级公路26.4公里,三四级公路100余公里,生命安全防护工程140公里,新建桥梁、改造危桥16座,全区行政村硬化路通畅率100%。建设过程中,狠抓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公路建设“四项制度”,推行“四级质量保证体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各项规定,近年来无公路质量事故和施工安全生产事故。
在管理方面:采取“划片、包干”的方式,分片、分段、分线落实路政监管责任,全天候开展日常巡查、源头治理、综合整治,做到了“三个及时”,也就是:发生突发案件及时处理、发现路障隐患及时清理、出现恶劣天气及时巡查。加强交通、公安、交警、综合执法、属地镇街等部门的联勤联动,定期开展路域环境、超载运输、违法设置广告牌匾等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提升了路政管理水平。“十三五”期间,累计清理大型非公路标志92块、小型非公路标志900余块,检测车辆 18900台(次),查处超限超载运输车辆450台(次),卸载货物累计19000吨,路域环境持续优化,路产路权得到有效维护,路政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在养护方面:2014年,在全市率先出台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并相继出台《农村公路养护巡查制度》《路长制实施方案》等一系列制度、方案。将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管理资金统筹纳入区本级财政预算,乡、村道每年每公里日常养护资金分别不低于6000元和5000元,并逐年增加养护资金。构建以区政府主要领导为总路长、交通运输部门负责人为县级路长、镇街负责人为乡级路长、村委会负责人为村级路长的四级路长体系,形成了“区级为主、行业指导、镇村补充”的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路长管理框架。
在运营方面:在全市率先启动了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全部行政村通客车率100%,公交化率高达89%,极大方便了沿线村民出行。以红山物流园区快递企业和同城配送企业为平台,以农村便民连锁超市为节点,建成县级物流中转站22个,乡级物流点2个,村级物流点27个,农村快递服务网络覆盖率达100%。
自治区“四好农村路”督导考评组于2020年11月17日、18日对红山区“四好农村路”内业资料和外业情况进行督导考核,对相关工作给予充分肯定。检查结果预计2020年底或2021年年初公布。
“四好农村路”建设让农村更强、农民更富、乡村更美。下一步红山区将以创建“四好农村路”自治区级示范县为契机,强化责任担当,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全面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步伐,为决胜脱贫攻坚、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的交通运输保障。
以上即为红山区“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情况,通报完毕。

蒙公网安备 15040202150546号